脂肪肝
正常的肝臟中含有少量的脂肪,當肝臟脂肪囤積超過肝臟重量的5%,即為脂肪肝。當三酸甘油脂代謝異常導致脂肪顆粒於肝臟中蓄積,便會造成脂肪肝,若不加以控制會進一步造成肝臟發炎、肝纖維化及肝硬化,甚至導致肝癌。
§ 病因:
·酒精性脂肪肝:長期過度酗酒使肝功能受損,進而影響肝臟中脂肪代謝所致。
·非酒精性脂肪肝:過度高熱量、高糖分及高油脂飲食,使得過多脂肪堆積於肝臟內所致,其中,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高血脂、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高風險族群。此外,若重度營養缺乏(如:長期饑餓及嚴重 吸收不良等)會因蛋白質不足使脂肪大量進入肝中,而產生脂肪代謝紊亂囤積於肝臟,常見於不當減肥者。
§ 症狀:
肝臟為人體的沉默器官,一般無明顯臨床症狀,當嚴重肝功能異常時可能會有食欲不振、疲倦、噁心及右上腹脹痛的現象。
§ 預防及改善:
1. 戒酒
2. 規律且適當的運動
3. 維持理想體重或減肥
4. 均衡飲食,少吃高熱量、高糖分及高油脂的食物(如:高澱粉精緻食物、含糖飲料及油炸食品等),避免營養過剩,多吃高纖食物及蔬菜水果。
5. 控制代謝症候群相關病症,如糖尿病及高血脂等。
§ 治療:
輕度脂肪肝患者,不需特別治療,只要針對病因進行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善便可恢復正常。目前醫學上尚無可治療脂肪肝的藥物,若是因糖尿病或高血脂等病症引起的脂肪肝,必要時可遵循醫囑服用相關控制藥物。
§ 參考資料來源:
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保肝衛教手冊 好心肝健康護照 2017.05版
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好心肝會刊第82期 2018.04.15版
東元綜合醫院 脂肪肝衛教專欄 2016.01.13版
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 脂肪肝衛教 2014.07.16版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消化內科脂肪肝衛教 2013.05.07版